为国际科学讨论会做的下棋机
2020-02-14 14:39:05
  • 0
  • 0
  • 0

1964 年1 月23 日上级向电子工业部第15研究所下达115 机任务,这是一个特别项目——晶体管下棋机。陈力为总工代表中国电子学会提出,这是一份献给当年8 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科学讨论会的礼物。

陈力为总工程师

国际科学讨论会于1964年8月21日—31日在北京举行,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一共44个国家和地区的367位代表参加,其中外国代表273人,共提交了299篇论文。范长江为大会秘书长,讨论会的学术委员会,由周培源任主任。中国代表团由61人组成,另有特邀代表32人,周培源任团长,张劲夫、范长江、张友渔、张维、张忠信、于光远为副团长,为服务的工作人员据说有上千人,当时还特意在友谊宾馆院内建设一个北京科学会堂为会址,会堂内安装了几套同声翻译设备。

由于大会含有一种对外、对内的政治性宣传任务,所以给15所下达了一个展现中国科技成果的电子项目,115机项目由宋德玉负责,潘植庵制定实施计划,陈力为总工程师主持确定博奕方案:

人与机器对奕,圆环与五星分别由22 只和20 只按键(红灯)组成,每次走棋任选一组,环组可按灭1—3 只,星组按灭1—2 只,给对方剩下最后一只灯者为赢。主机与电源使用的晶体管和电子元件都为国产,镀金的印刷电路板工艺一流,明亮的机柜、精细的棋桌,都是一流工艺。

下棋机示意图

是年7月,整机运到北京科学会堂预展,多国科学家与记者试用,陈毅副总理、科协主席范长江、科学家周培源等前来参观,华罗庚听到规则介绍,当即识破取胜对策,建议用程序随时修改规则,使数学和游戏融为一体。

1958年,哈工大应华罗庚先生之请制作了一台三堆下棋机,是为了向高层和公众展现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和"人工智能",体现机器能够减轻人的脑力活动;而这台下棋机,主要是为了展现中国的科技进步,特别是针对亚非拉的科学界。。

1964 年10 月,下棋机被广泛发行的《无线电》月刊在封面照片和正文中介绍,对全国的电子爱好者产生很大影响。

下棋机和棋台(原载《无线电》1964 年第10 期)

附: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这是一次科学会议,也被赋予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的政治内涵,会议在当时得到了极高规格的宣传报道,并长久的留存于一些参会人员的记忆之中。

北京科学讨论会,兴起反帝反修的旗帜,名义上由中国科协和世界科协北京中心举办,范长江任大会秘书长,会议学术委员会由周培源任主任。会议实际上是,中国,朝鲜,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和我国的共产党在幕后操作,先确定原则,然后这5个国家的科协再分头活动。世界科协北京中心成立后,马上就开始筹备北京科学讨论会。

科学讨论会于1964年8月21日到31日在北京举行,有亚非拉和大洋洲的44个国家和地区的367位代表参加,其中外国代表273人,共提交了299篇论文。

中国代表团由61人组成,另有特邀代表32人,周培源任团长,张劲夫,范长江,张友渔,张伟,张忠信,于光远是副团长,为服务的工作人员据说有上千人,当时还特意在友谊宾馆院内盖了一个北京科学会堂,会堂内安装了几套同声翻译设备。

会议期间和会议之后,还开放了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让外国代表参观。会议开幕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致开幕式欢迎词,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致开幕式贺词,中国科协主席李四光致闭幕词,这对国家外事部门而言也是一件大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在外交部会议代表们举办的宴会上发表了讲话,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刘少奇以及朱德,周恩来,邓小平,诚意,聂荣臻,谭震林,陆定一,罗瑞卿,林枫,杨尚昆,叶剑英,郭沫若,包尔汉,张治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全体代表,刘少奇主席还与他们合影。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期间还有参观活动,参观原子反应堆,一些大型工厂,绝大部分人在会后留下来分七路赴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哈尔滨,长春,沈阳(抚顺,鞍山),西安(延安),武汉,广州等地参观访问了1~2周。

(摘录自《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五卷2期,熊卫民,《在科学与政治之间—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薛攀皋先生访谈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