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北楼”的万次点击
2020-02-19 16:00:37
  • 0
  • 0
  • 1

南楼、北楼今何在?

只是魂不改。问君能有几多情?恰似滚滚长江向东流。

黄令仪

“南楼北楼今何在?”在公众号发表后,阅读量已经逼近一万次。

该文原本是《溯源中国计算机》中的一节,添补了一些内容后,在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中发表,受到了微友们的欢迎。7月16日17:20上传,当晚就有5600多次阅读。几天来,众多微友不断转发。这是专业性的历史回忆文章,并非热门话题,平日类似文章阅读仅几百、千余,三五千次已属难得,为什么“南楼北楼今何在?”让大家关心呢?

中科院计算所北楼

六十三年之前的1956年,成立计算技术研究所是“科学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具体体现。

1956 年,闵乃大团长第二次访苏时,他同列别捷夫所长多次座谈,就研究所方向任务、重点研究课题、研究室建设、组织机构、业务管理等问题,以及中国第一个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建设、人员培训等问题逐项讨论。列别捷夫提出了十分具体的、长达九十多页的建议书。

离开莫斯科回国,代表团圆满完成任务,建设计算技术研究所,从盖房子、选人才、设部门,从买苏联机器到仿制产品都胸有成竹,大约三至五年的建所计划和初期工作至此都安排有序。这里说的“盖房子”,自然就是南楼和北楼。

李国杰所长说的:“在中关村内一块小小的土地上,聚集着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有些人已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单有这一块土地,当然还不能容纳计算所的“优秀儿女”,人才、设备、资料和科研工作都要在南楼和北楼里展开。所以说,这两座楼宇还有附属建筑就是历史的进程,是历史的辉煌,也是他们“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的历史见证。

到2007年两楼被拆除之前,五十年里几千人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老同志们留下了深切的情谊。张冀宁在文章后留言说,一位曾经在计算所进修的外地老同志,就来到在这里寻找“物理所大门出来几十米的计算所”,奇怪为什么找不到了?只能够在门外剩下的松树前留影。

参与计算所创业的甘鸿一直记忆着,“工程组在北楼一层东北角建立了磁性元件实验室:一个办公室兼会议室,对面一间是球磨机房,一个35 平方米的房间用来做化学处理与配料,还有一间45 平方米是用于磁芯成形和高温烧结。”

如今,实验室的玻璃器皿、精密天平、比色仪、烘箱,带有8 个铸铁球磨罐的球磨机早都不知去向。103和104机房里的计算机早已淘汰,其他功勋计算机也无一留存。倪光南院士在《溯源中国计算机》一书的序中说:“电子计算机ENIAC 是1946 年建成的,这台70 岁高龄的计算机中的许多部件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在博物馆和当时一些研制单位的陈列室里,供后人参观、瞻仰。我曾经访问过发达国家一些企业的陈列馆,看到它们早期的产品、人物及其演变情况都被精心地保存下来,原封不动地展示给后人。”

南楼、北楼拆掉了。许多计算机的科技人员都伤感地认为,要是留下来,作为陈列馆多好?可惜别说陈列,就是依据“不忘初心”,在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地耸立一个记念标志,如今都成奢望。

倪光南说,“要知道在中国计算机发展中有里程碑意义的103、104、119、109 乙、109 丙、111、013、757 等计算机都出自于该所,它们的许多遗物似乎应该珍藏下来吧?但实际上由于机房紧张,这些机器一旦落伍,立刻就被拆除,几乎没有什么遗物保留下来了。寻求历史真相难,除了有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原计算所8万平米科研用地的八成左右目前已被房地产商所拥有,后者显然不愿让人知道这块地皮的原主人是计算所,那么,怎能期望后者会提供历史真相呢?”

现在,只能在即将动土建设的杭州“计算机博物馆”中,设想建造一座“计算所北楼”模型,展现当年的计算所布局,使用高技术将创业者们的工作,依照参观者的愿望在屏幕上,或者就在三维空间虚拟地展示。

那时候,南楼、北楼和创业者的精神与追求,将千秋万世地留存。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