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字一号信息系统”进驻小汤山医院
2020-02-24 14:49:14
  • 0
  • 0
  • 0

向战斗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防控一线的军地医务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军字一号”点滴回望》摘录

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

2003年4月,北京市全城恐怖,马路上再不见昔日的拥堵:地铁和公交正常运营,车上总有座位可坐,最拥挤的地铁一号线也再没有以往那种把人挤成“照片”的景象:走进任何一座大院你都必须经过“体温测试”:无论走到何处,每人的脸上都戴着一个大口罩。

因感染人数报告不实、处置不力,原卫生部部长和原北京市市长同时被免职,4月20日,新领导上任后官方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有346人感染“非典”,这个数字是此前官方公布的10倍。此后,“非典”患者和疑似患者,每天都在增加、增加……被感染人群将会达到多少?似乎谁都做不出准确预测。

紧急修建的小汤山医院

这么多传染病人送往哪里?怎么安置?成了当时决策层的第一大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果断做出决定,要在5日内抢建出一个“小汤山医院”,专门收治“非典”病人,并且,为保证这一抢建任务按时完成、及时收治和有效管理,同时向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发出报告,请求支援。

报告送到中央军委,军委立即做出批示,4月23日傍晚,批示送达总后勤部。总后勤部当即决定:“小汤山医院的运营管理全盘交给总后卫生部负责”。总后卫生部连夜研究部署:任命北京军区原卫生部部长张雁灵担任院长。正在国防大学学习的张部长接到电话,不到一小时赶到总部。卫生部首长与张雁灵部长一起研究,当即决定成立协调组、医护组、保障组、药材组,还有一个破天荒的决定是,同时组建信息组,并指定信息中心主任宁义担任组长;医护组由各大军区抽调,每个军区包干一个病区;北京几所大医院抽人组成医技班子,抓紧准备仪器设备。

命令下达后,各路人马迅速开赴”小汤山”。

总部提出的目标是:做到“零死亡”“零感染”。在那样一种病因尚未摸清

谁都不知还会增加多少传染病患者、患者病情会发展到何种地步的大背景下,敢于提出这样的目标真可谓大胆,真可谓魄力惊人。

怎样达到这个目标?这对每一个参战者提出了严峻挑战。

各大军区抽组的医护队伍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军医和护士们议论着,有

人提出问题,有人提出建议:“到那个地方,医疗和护理文书怎么记录?怎么传

阅?检查检验报告怎么调阅?”有人说:“看样子,我们又得回到解放前了,依然是手工作业吧!”

立刻有人反问:“传染病区之间,工作人员不能随意走动,信息传递又怎么办?”又有人提出这样的主意:“将写好的医疗文件、做出的检验结果和检查报告往门窗玻璃上一贴,你们看吧!”又有人问:“图像片子又怎么办?”……大家都在为没有可以共享的信息系统而为难。

此时,医院抢建的战斗正日夜进行,风雨无阻。几千人进入工地,各种机械开进现场,战斗之紧张,不在现场的人难以想象。各方人马都只顾抢先完成自己的任务,已经不再遵守以往的操作常规,推土机横冲直撞,几吨重的大铁铲竟然在人的头顶上掠过,现场人员没有哪一个人的眼圈是不红的。一所医院从平整土地,构建房屋,安装水电,还要装进各种医疗装备,仅限一周时间。那将是怎样的一场“混战”啊!

其他各条战线我们不说,这里专门讲述信息组的那场战斗。

众所周知,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少不了这样几个环节:系统选择、系统安装、综合布线、基础数据整理和装入、人员及各种个性化条件设置、设备安装、链接和调试。

在这种极端特殊的情况下,看他们是怎样冲锋陷阵并把这诸多环节个个拿下的?

使用什么系统?必须当机立断,做出抉择。军队手中有两套系统可供选用:一套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使用过的“单机版”;一套是“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

使用“单机版”?不能实时完成诊疗记录,不能实现包括检查检验资料在内的各种医疗信息的共享;完全靠手工书写、人工传递诊疗信息,距离“零感染”的保障要求距离太大。使用“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保证各种诊疗记随时完成并充分共享没有问题,但留给他们的时间之短可想而知。总共不到一周的建设周期,允许他们进入现场的时机又一定是最后。这期间,要采购各种设备,要完成综合布线和设备安装,要准备全套的应用系统,并完善各种数据字典和各项初始化设置,而且还要完成与各种检查检验设备的互联互通。这么多项工作,时间够吗…存在着一系列悬念。但是,达到保障目标要求就是命令,作为信息组负责人的宁义拍案决定:“拼死也得上‘军字一号’!”

先说设备采购。那个时候,IT设备厂商最为集中的中关村,几乎所有店铺都已关门停业,打电话没人接听,最后联系到IBM公司本部,他们答应提供设备。可运送设备时又出现了问题,运送车辆开到中途,车上的搬运工人听说是送往“小汤山”,便急忙叫司机停下,这些人跳下车来撒腿就跑。后来,好不容易又动员出几个工人把设备搬运到了现场。

再说综合布线。整个医院抢建时间总共不到一周,允许布线人员进入的时间只能排在最后,算下来最多一天。可这时问题又来了,谁到现场施工?

说起工程实施,一天前还出现了这样的事件:北京“天健”公司老总姜跃试勇敢地承接起系统建设任务,指定了一个常年合作的公司负责派人前去现场实施。可是,类似的情况又来了,工人们听说是去“小汤山”施工,该公司竟然派不出一个人来。当时在场的只有这样几个人:“天健”公司副总经理陈学才、程医学中心负责人翟新海、263医院信息科主任周亚春,以及202医院、401医院几位工程师,做网络施工的工人一个也没有。紧急之下,宁义主任又是一个拍板定案:“不管你是工程师还是老总,这里没有专业分工之说,大家一起上!会干的、不会干的,都得一起上!”

系统从哪里移植?“天健”的陈总联系上了306医院信息中心陈字行主任。陈主任积极配合,很快,便把这家的系统全部复制过来,宁义主任立即指挥在场的周亚春主任负责完善各种数据字典,完成各种初始化设置。

信息系统是防控战役中的重要部分

再说设备互联。各种检查和检验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可这时,已有少量病人送进病区。医院管理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的可能,“小汤山医院”被分成重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这些设备大都部署在半污染区,要知道,任何人进入污染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陈学才带上两名工程师,穿上隔离服,准备联结各种检查检验设备。在进入污染区之前,几个人还专门拍照留影,做好了在这里“光”的准备。由于这项任务对他们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几位工程师很快便完成了各种设备接口和系统互联系统准备好之后,开始安装终端设备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原定的房间安排又有新的变动,布线还得修改。信息系统部署必须遵从业务安排,没得说经过这样一场场的紧张战斗,正式开诊前一天,终于将“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全部功能部署到位。

5月2日凌晨,医院开始大批接收病人,入院登记、书写各种诊疗记录、在各自的终端上查看检验结果和查检报告、查看各种影像资料、下达医嘱、执行医嘱等各项业务操作像在正常医院一样有序进行,整个医院信息系统运行顺畅而稳定。至此,让“军字一号”支撑“小汤山医院”正常运转宜告胜利。

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医护人员,之所以都能在“零培训”情况下在计算机上熟练地完成各种作业,信息系统之所以能够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迅速组建完成,并投入使用,这得益于总后卫生部早期的英明决定:全军所有医院都使用“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也得益于该系统最初设计时就明确的一个指导思想:设法培育用户的自立能力和自维能力,让每家的信息系统主管都能独立掌控并驾驭这套系统。

紧急建成的“小汤山医院”把一个个传染病患者治愈、送走,奇迹般地实现了“零感染”“零死亡”,信息组也奇迹般地胜利完成了信息化的各项保障任务。

最后撒离时,信息组什么都不要,连北京市发给每个人的小灵通手机也交了回去,但有一样东西带回来了:一个主机的磁盘。回来后再复制一份,一份交给国家卫生部,一份留在总后卫生部。

这块磁盘价值多少?据说,国外有关机构曾经欲出资150万美元购买,但是由于这是国家卫生系统的极其宝贵资料,我们婉拒了对方。

(依据宁义的材料任连仲整理)

任连仲先生2017年7月

作者简介

任连仲,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多年从事计算机系统研究与设计,是我国最早研制成功的441-B型系列计算机的主要研制成员之一,曾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等多个奖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7年奉调到解放军总医院开始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参与了”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工程组织和推广应用。退休后,一直没有脱离医药卫生信息化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参与主编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区域卫生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1972年4季度,任连仲曾经奉慈云桂教授之令,赴天津电子计算机厂为林巧稚先生要购置的中国医院第一台电子计算机——441-B晶体管计算机,商谈半价购机,1973年11月,该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肿瘤)医院运行,完成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恶性肿瘤(三年)死亡人数调查的数据处理。

厦门鼓浪屿林巧稚纪念馆关于医学界第一台计算机的展板,左下照片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计算机大师慈云桂教授。

《军字一号点滴回望》编委会名单

主编:任连仲 策划:朱小兵

主审:朱小兵 宁 义 姜跃滨

编写人员:

任连仲 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原主任

陈金雄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朱小兵 HT专家网主编

苏小刚 空军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

刘敏超 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

陈联忠 北京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田 燕 广州军区总医院信息中心原主任

衡反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信息部副主任

张红君 解放军161医院信息科主任

张 岩 解放军252医院信息科主任

韩翠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运营办原主任

张丽君 解放军251医院总经济师

王洪强 沈阳军区总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

陆 菲 嘉兴市妇幼保健医院信息科科长

韩 露 解放军第161医院信息科工程师

1. 《军字一号,点滴回望》编者的话

任连仲

我国医疗信息化事业发展已二十余年。我认为,医疗信息化所走的道路,很像我国军工事业所走的道路:既跟踪前沿发展,又扎根于我国实际,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符合用户实际需要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医疗信息化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应用系统及各种专业化产品,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医改的进展。其中有些产品、有些系统,其应用效果之好、生命力之强、影响力之大,超出了业界最初的预想。“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就是其中一例。在这条发展道路上,我国医疗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责任意识、务实方法和奋发风貌,是我国医疗信息化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挖掘和传承。

我也注意到,医疗信息化事业在多年的发展中,报刊和网络媒体所载论文乃至正式出版的专著,大多从技术层面阐述系统的设计、产品的研发、项目的建设,以及实现的方法和策略,很少见到揭示一项应用工程背后的思想内涵、创作激情、睿智哲理、从业精神,以及那些符合我国本土文化特点的组织模式。

良好的技术及其应用固然要写,但其背后的思想精髓和创造性思维也应该揭示。我们期望有更多的人在宣传各种创造成果的同时,也注意挖掘和宣传我们“IT文明”。历史证明,只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精华同时得到传承,我们的事业才能持续稳健发展。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几乎同样资历的人,由于其追求目标不一样,精神状态不一样,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不一样,其潜能发挥的程度会大不一样,其工作效率会有几倍乃至十倍的差别,做出的产品或系统的品质和生命力也有极大的差别。反映在一个团队上也是,因精神状态不一样,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样,工作的组织模式和协同方式不一样,同样规模的团队,其成果的产生率,及其成果的影响力同样存在巨大差别。

我国医疗信息化事业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好发展机遇期。但是,队伍建设,一直不容乐观。如何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认知医疗信息化事业,他们尽快进入成长的快车道,寻找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背后的“魂”,揭示他们从业过程中的科学严谨作风,为行业发展增加正能量,是编写本书的初衷。

每个人的从业和工作内容不一样,但很多做事的思维哲理和实践体验是可以共享的:系统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有限,但创造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事物发展规将会是永存的。我们期望这一笔笔精神财富和成功规律得到承接,能够永续发酵。

我认为这一初衷对提升IT人员的素养和团队战斗能力是有益的,对推动我国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碍于眼界有限、知情有限,只能对我参与过的“军字一”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应用,以及在其继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一小部分同行的事迹行踪中做有限的“回望”。“军字一号”这套系统推广使用己达2年,它的使用面和影响面已经相当广泛,由于编者的精力、目力所限,所能做出的“回望”,也只能是点点滴滴,只能是太湖中的一小盆水。

有句名言说得好,“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如果本书所撷取的每一点、每一滴来自一线人员的感悟和创新,都能多少给同行们些许借鉴或启发,那将是本书编者和作者们的快乐和荣幸。

在本书成稿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活跃在我国医院信息化一线同行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不一一细说感谢,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都出于同样的目的。

书中各篇短文之间,相对独立,读者可按个人兴趣随意选取阅读。

为帮助年轻读者进一步了解“军字一号”名称的由来以及这个项目的建立

和实施概况,研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本书正文后边给出了“军字一号工程”

信息系统研发的历史回顾和“军字一号”名称的由来。(2016年3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