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2020-02-14 15:01:22
  • 0
  • 0
  • 1

年11月2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会议,确定研制我军的第一个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定名为“1125”工程,并成立了以周总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同时,军队和地方工业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和研制机构,五院二分院、空军、通信兵部和清华大学承担研制任务,五院二分院负责总体方案论证。系统分为雷达及信号录取、通信、空情处理、引导解算及显示等部分,研究的项目和设备60多个。

1960年国防部第十研究院成立,1961年,“1125”工程的研制与发展工作由十院全面负责,组织所属研究所进行技术攻关和关键设备的研制。

王诤将军

主持国防电子科研工作的王诤和十院院长罗舜初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遵照周总理指示组织力量,调拨人员。1962年7月6日,十五所向十院呈报了“关于筹建‘防空体系研究室’的初步意见”,8月24日,十院确定在15所设立该室,负责总体方案研究设计。1963年初,十院调集4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在十五所设立了“防空自动化系统总体室”,到1964年11月发展至123人,下设情报资料、体系数学、引导数学、情报数学、雷达、计算机等7个专业组。

1964年初,十院技术部成立“1125”工程办公室,该部副部长张学让担任该办公室的领导工作。

1964年1月,总参和国防科委批复同意十院在北京组建防空自动化研究所,同年,在十五所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研究室(老九室)的基础上组成了防空自动化研究所(十院第28所),主要任务是论证系统总体战术技术指标和所需各项设备的性能指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编制相应的引导解算软件等。以后该所先后迁至锦州、南京,成为军队指挥自动化和空中交通管制的大型骨干研究所。十五所的尹良滨(女)曾到二十八所工作,后来又回到十五所。

1965年,在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研制完成108甲晶体管数字计算机和专用外部接口设备、581雷达、582雷达、850雷达手动录取、大管面显示及多种数据传输设备。

1965年8月至1966年5月,在唐山实验站进行了852系统的设备安装和系统试验。十院科技部总工兼28所总工冯世章为技术总负责人,其他主要负责人为翟冀民、陈次兮、汪璞、黄坤大、韩明山。

十五所、十四所、十九所、十所等单位的参试人员在部队配合下,进行了数十次试飞检验,证明了原理上的可行。

1966年5月,十院副院长孙俊人带领空军雷达兵部部长、二十八所、十五所领导到援越抗美前线调研后决定研制一套指挥引导小系统用于中越边境的实战试验,由十五所提供108丙计算机、大管面综合动态显示器,十四所和清华大学合作研制850丁雷达自动录取设备,28所完成系统应用软件,仅用十个月就完成了代号为853系统研制任务。1967年在部队安装后进行了上百次歼击机实兵引导拦截试验,获得了大量数据和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25工程后因文革而停顿,1975年重新启动,再度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经过多方论证,十五所的扬天行、张集祥、王祖永等多次介绍单总线结构计算机用于实时系统的优势,十五所研制的180系列小型计算机中的DJS-183计算机和双机控制切换系统被选用1125工程的雷达情报自动化团站系统。该系统于1983年安装、调试,1983年通过国家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十五所为军区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研制的DJS-186计算机也开始了方案设计,并于1978年进行了联合设计,该机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因军区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改用进口设备,DJS-186计算机遂用于“远望3号测量船”,十五所的王祖永等随船执行任务。担任该机研制任务的王祖永、黄萍芳等不少人荣立一、二等功、

本文作者吴凤鸣

此文根据《防空指挥自动化建设与发展—纪念“1125”工程四十周年文集(1959—1999)》中的有关文章内容整理,所参考的文章主要有: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揭曰智、陈次兮的《对“1125”工程早期科研工作的回忆》、《“1125”首次系统集成及实兵试飞》;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28所严成钦、刘兴、高兰訇的《“1125”工程初创时期的回顾》、《21世纪空中力量信息系统的机遇和挑战》、《“853”系统回顾》;

空军雷达学院郭锡林的《谋求空军雷达情报自动化建设新的跨越》;

吴凤鸣《雷达情报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40年回顾》。

最后一段是作者参与DJS-186计算机研制和空军雷达情报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论证、研制所了解的情况。(吴凤鸣 2013年7月19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