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几康: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
2019-06-15 10:03:31
  • 0
  • 1
  • 6

原创: 韩承德

吴几康(1918~2002),安徽歙县人,1918年1月9日出生。计算机专家,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与倡导者之一。

吴几康先生

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软件工程专家顾问组組长,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771所)副所长,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1956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计算技术和数学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委员,领导筹建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西安微电子技术开究所,骊山微电子公司)。作为总负责人之一,成功仿制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管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作为总负责人,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大型用电予管电子数字计算机119机。参加和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集成电路微型间计算机和中国第一台PMOS中规模集成电路微型空间计算机。参与领导了每秒千万次向量计算机的研制。对发展中国计算机事业和积极推动计算机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 年7 月21日逝世。

1985年6月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大会,吴几康先生前排右8。

计算机学会成立合影局部,左起:莫根生、张效祥、慈云桂、王湘浩、阎沛霖、蒋士騛、吴几康。

一、成长经历

吴几康,原名吴畿槺,曾用名吴九钫。1918年1月9日出生在上海一个小企业主的家庭。到吴几康祖父一辈,因经营不善而家道衰落,祖父早年身亡,并留下了很多债务。父亲吴炳泰幼年承受了极大的生活压力,13岁开始在苏州的一家棉布店当学徒,后又转到上海谋生,历尽千辛万苦,逐步积累起一些家产。替吴几康的祖父还清了债务,并完成了娶妻养几育女等艰苦历程,最终在上海经营了一家棉布店。吴几康的母亲余美姣是一个农村妇女,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她勤劳本分地操持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他们家生活、经营难上加难。1938年吴炳泰因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不幸病故。吴炳泰过世时,长子吴几生已30岁,从事化工印染方面的工作。二儿子吴几琳已28岁,经营着一家棉布店。吴几康家中最小的儿子,备受父母和兄长的关爱,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小学在上海育才小学,初中考上了育才初中,后考人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父辈生活的艰难,自强不息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在吴几康的幼小芯灵中打下了深深烙印。

学校进步教师“科学救国”的思想熏陶,激励吴几康选择工科,以实现科学救国的宿愿。在母亲和兄长们的支持下,吴几康于1938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同济大学工学院。当时日本侵略者侵占中国,日军侵占的敌占区,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些大学纷纷迁往内地,吴几康就读的同济大学也内迁至昆明和四川等地,吴几康也随同济大学迁人内地。当时抗战爆发,长途交通十分不便,他们途经7省,在广西还徒步行走了500多公里。初次离开上海的吴几康亲身体验到了中国领土之辽阔,农村之落后,人民之贫困,这激励了他埋头读书、科学救国之理念。吴几康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学业,并获得了留校当助教的机会。抗战胜利后,吴几康随同济大学迁回上海,与阔别多年的母亲和兄嫂等家人团聚。

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愿望,1949年2月,吴几康争取到了留学丹麦的奖学金。他在丹麦度过了4年海外留学进修和工作的生涯。前两年靠奖学金勉强维持生活,在丹麦技术大学进修,研制成功宽带示波器的放大器等。后两年在哥本哈根皮德逊(M. P. Pedersen)和斯多诺( Storno)无线电工厂任开发工程师,从事微波晶体振荡器稳定性的研究和各类车载无线调频对讲机的研发工作,生活有了好转。在这期间,新中国已经成立,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几康在丹麦期间,与国驻丹麦使馆关系密切,经常帮使馆做些翻译工作。吴几康回忆说,要感谢中国外文出版社,是他们给中国留学生寄去了很多介绍新中国的书籍。后来,他还能看到《人民日报》,使他对新中国有了初步了解。使馆人员的热芯开导,激励了海外赤子尽早回国实现科技报国的愿望。吴几康放弃了在丹麦工作的优厚待遇,绕道瑞典、芬兰和苏联回国。

昊几康于1953年年初回到北京,成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下属的仅有4人的计算机研究小组的副研究员,开始了开创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拓荒历程。

1955 年,物理所的核科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在该所大楼南侧合影,夏培肃(二排左二)、范新弼(二排右四)、吴几康(二排右一)在座。

1954年年初,吴几康随着该小组调至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为开展计算机研制和提供实验条件等方面做出了诸多贡献,同时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部件——阴极射线管存储器。

1956年4月,他有幸参与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为科学规划委员会计算技术和数学组成员。为落实该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提出了“四项紧急措施”,他于1956年6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参与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并负责研制成两台中国最早的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1965年参与筹建直属于第七机械工业部的771研究所,任副所长和研究员。该所地处陕西临潼,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航天运载工具提供所需的微型空间计算机。1979年吴几康调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任副所长,参与和领导千万次向量计算机的研制。20世纪80年代,吴几康虽已退休,但仍关芯并领导北京市专家顾问团软件工程专家组和分布式计算机用户协会的工作,为推动中国信息化和开拓计算机新应用做出了新的贡献。

1956 年6 月14 日, 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制定科学规划的科学家,最后一排,吴几康(右一)、徐献瑜(右三)、关肇直(右五)、范新弼( 右六)、周寿宪(左三); 前面一排, 夏培肃(右三)。华罗庚、闵乃大、张效祥、蒋士騛、胡世华、何绍宗等也参加了这次接见(中科院计算所提供),此为长卷照片右端。

二、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

(一)参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

1953年4月,吴几康从丹麦回国,回国前他是哥本哈根的无线电工厂的工程师。当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下属的计算机小组急需增加人手,当夏培肃得悉有学通信和电子学的人回国,就立即找到吴几康,向他阐明了计算机的重要性并动员他加盟。吴几康接受邀请,开始了为中国开辟计算机这片处女地的拓荒历程。计算机小组在数学研究所虽然受到华罗庚等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在数学研究所开展电子线路试验工作的条件很不理想。因为发生了抗美擾朝战争,电子学相关人才很多被安排到国防相关的部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方面的人才很少。为了使为数不多的电子学方面的人员、经费和仪器设备集中起来,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在1953年冬天决定将全院电子学方面的人员暂时集中在以钱三强为所长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究所,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小组就从数学研究所转到了近代物理研究所。钱三强对算机小组也很重视,给予了很多照顾。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知识分子会议,会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全国掀起了一股向科学进军的洪流,被科技界誉为科学的春天来了。

1956年4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主持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工作正式开始,计算技术也在规划之列。近代物理研究所推荐了夏培肃和吴几康参加计算技术规划工作。这个史无前例的全方位的科技远景规划,历经三个月。在规划期间,计算技术规划组经过几个星期的紧张工作,逐步形成了规划文件,即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最重要科学技术任务说明书中的第41项“计算技术的建立”。规划文件指出了加快发展中国计算技术的三项原则,即“先集中,后分散”的全国大协作原则;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人才培养的原则。这三项原则对中国计算技术起步阶段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将与“两弹一星”直接配套的计算技术、半导体、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无线电电子学,列为国家“四项紧急措施”,摆在重点任务之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建的。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吴几康被选为由14人的筹备委员会委员。1956年6月19日,华罗庚主持召开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宣布将近代物理研究所计算机组的夏培肃、吴几康、范新弼等14人和数学所计算数学组的闵乃大、王树林、崔蕴中、石钟慈等9人划归计技术研究所建制,作为开创期的骨干力量,参与中国计算技术的创建。

1956 年3 月8 日,闵乃大率中国第一个访苏计算机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前排(左起),闵乃大、列别捷夫院士,后排,张效祥、徐献瑜、胡世华、谢尔巴柯夫、吴几康、袁兆鼎(翻译)。

1956 年9 月11 日, 闵乃大率计算技术考察团访苏,吴几康(中排右二)为考察团成员。

为了加速创建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国家决定派出一个计算技术考察团赴苏联考察,吴几康为成员之一。当时苏联对中国非常友好,考察团从1956年9月到12月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参观了一些已投入运行的和正在研制的计算机。他们重点考察的单位是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和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中芯和莫斯科CAM计算机工厂。以学习BЭCM和M-20大型通用计算机为主进行专题考察,其中,夏培肃吴几康等到通用机研究室学习M-20机的总体设计和运算控制器。通过三个多月的考察,吴几康对如何发展中国计算机事业有了清晰认识。

考察团回来以后,就商量该仿制什么计算机。最后决定引进小型电子数字计算机M-3机,根据大型电子数字计算机BЭCM的图纸进行仿制。吴几康被任命为中国首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仿制BЭCM机)的研制负责人之一。

(二)阴极射线管存储器的诞生

第一个计算机研究小组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子计算机的示波管存储器的研制,由吴几康负责;另一部分是进一步系统地分析消化电子计算机的文献资料,并开展运算控制器的研制,这一部分由夏培肃负责。这两部分的研究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连接起来,研制成一个能够自动进行计算的计算机。

分工明确后,吴几康基于他在通信和电子学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投入到必要的工作环境和实验条件的建设和存储器的研究中。

当时,对计算机重要部件的存储器的研究,在国外也是一个难点,并且国外对新中国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唯一的出路是自力更生。该小组对国外的文献进行了词研,了解到当时国外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存储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用水银延迟线,另一种是用特制的阴极射线管(示波管)作存储器。水银延迟线存储器成本较高,体积较大,只能进行顺序读写,影响了随机读写速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Williams和 Kilburn发明了阴极射线管存储器,它克服了水银延迟线的不足,具有随机存取、价格较低等优点,并且已成功应用到1948年建成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Mark1计算机,以及IBM701和IBM702计算机中。于是,吴几康决定着手研制阴极射线管存储器。

为了开展示波管存储器的研究。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民主德国进口了一批示波器,吴几康参加了验收。吴几康将这批只能观测正弦波的示波器加以改装,通过增设脉冲发生器和同步装置而使其成为能观测脉冲的示波器。由于这项改进推动了计算机实验工作,吴几康获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在吴几康负责的阴极射线管存储器研究课题的技术攻关中,他设计了宽频带放大器,使微弱信号达到逻辑运算的电平,之后和同事们经过两年多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存储功能:在一个普通的5in(1in=2.54cm)示波管的屏幕上存储32×32个二进位信息,并可任意组合成汉字,如使屏幕上显示出“电子计算机”字样。

这是中国自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存储器。存储原理是参考英国 Williams提出的二次发射和用电子束的不同照射强度控制屏幕表面电荷的变化来表示二进制“0”和“1”。

在当时条件下能取得这一成果,确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仅就用普通5in波管代替专作存储用的阴极射线管而言,欲使之可靠地存储数字信息,在当时国内毫无可借鉴的技术积累,只能通过若干设想性的技术方案,依靠实验去解决,更何况还有一系列相关的电路与工艺问题。吴几康在攻克这个关键课题上显露出的才华与技术指挥能力,嬴得了同事们的尊重,也带出了一批日后从事计算机研制的骨干人才。

由吴几康负责研制的阴极射线管存储器经过近3年的努力,赶在1956年4月的中国中长期科学规划会之前,初见成效。这是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的动态随机存储器部件,给与会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大型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

1. 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计算机(104机)的研制

为了制造出中国自己的电子数字计算机,1956年3月10日至22日,

中国派出了计算机代表团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题为“计算技术发展之路”的国际会议。作为6人代表团的成员,吴几康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会议的论文基本上都是苏联的主要是关于BЭCM、 CTPEЛA、M-2等计算机的文章。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参观了这些计算机,并会见了列别捷夫等苏联计算机界的代表人物。通过这次国际会议,吴几康増加了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扩大了视野。后来1956年9月到12月考察团从苏联考察回来以后,决定由吴几康和张效祥负责104机,即BЭCM机的仿制。

104机运控组成员和吴几康先生(左一)在北海公园游览。

1958 年10 月19 日, 吴几康( 右)和张效祥(左)陪同参与指导104计算机的苏联专家米里尼柯夫游览颐和园。

1957年10月27日,新华社新闻照片,记者付军摄。

苏联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但派来了许多专家,为我国培养高级研究人员,还供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科学设备和各种研究成果的资料。苏联对我国科学方面的全面无私援助,将使我国科学事业能够迅速赶上世界最先进水平。

  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第一架大型快速通用计算机正在试制。这是最近刚来我国的苏联电子计算机专家谢尔巴可夫(中)和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交谈工作。右,吴几康,左范新弼。

104机仿制工作自1957年年底开始,初期的工作由吴几康总负责,张效祥率队到苏联学习104机直到1958年7月初学成回国。此后,104机的工作由张效祥和吴几康共同负责。

104机是以BЭCM-2为蓝本制造的。104机采用浮点二进制字长39位;指令系统:三地址;运算器部分工作频率400KHz;平均运算速度8000~10000次/秒;内存储器容量2048个39位字,存取周期10微秒;外存储器:磁鼓两台,每台6144字,转速750转/分;磁带机四台,磁带每盘容量3万至3万5千字,带速2米/秒工作频率12.5KHz;输人设备:两单位光电纸带输入机两台,每秒输人15个字,带速3米/秒;输出设备:打印机每秒输出15行,可以用10进制或16进制输出;机器实用电源总功率:(交直流)135.8kW;全机插件共41种,2126个,总计使用电子管4100支,晶体二极管4500余支。

104机的研制是贯彻“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的“先集中,后分散”、“先仿制,后创新”的原则,将来自科研、军事、工业和地方各单位的大批人员集中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开展计算机仿制的全国大协作的产物。104机的外围设备是由苏联设计的,但他们自己尚未制造过,所以图纸错误较多,所用器件有的也不尽适宜,因而使用时改动设计较多,耽误了时间。作为该机负贲人之一的吴几康不辞辛苦,经常下厂和大家一起解决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大家不分昼夜的齐心协力下,104机于1959年秋研制成功,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的喜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有关计算就是由这台计算机完成的。此机的研制成功,为国培养了多层次的人才,为此后自行设计制造计算机积累了经验,研究所的附属工厂也因而建了起来。

1959 年夏,中科院计算所五室科学家在颐和园,(左起)吴几康、张杰、陈树楷、顾德敬、朱锡纯、刘筱秀、宋德玉、范新弼、郑云、王正、蒋士騛。

2. 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大型数字计算机(119机)研制

吴几康在完成104机的研制后,接受了一项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即担任119机的总负责人。119型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研制的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它的研制同样贯彻了“先仿制,后创新,仿制为了创新”的原则。119机的设计工作始于1959年6月,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制造、安装等工作,于1960甲5月开始调机,1963年7月开始试算题,1964年4月11日至25日对该机进行测试、试算题和鉴定,鉴定后即正式交付使用。

119机是采用浮点二进制,字长44位,其中,数码36位数符号1位,阶码位,阶符号1位;磁芯主存储器设计容量为4096字,后来研制成了16384字磁芯存储器,就加制了这个大容量主存,存取周期6微秒;采用可以自动修改地址的单地址指令,共64条,每个存储单元可放1条或2条指令;运算控制器的主频率为1MHz,处理速度平均为每秒5万次浮点运算;磁芯变址存储器容量为256个15位机的控制部件可以藉“引带”指令,自动正转或反转找到所需的数据组,在查找时CPU可以继续当前工作;磁鼓除了其本身性能作了改进外,也设置了类似功能;此外,磁鼓上开设了输出打印缓冲区,使打印机可以和CPU并行工作,也可以脱机打印。

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的鉴定专家组对119机进行了严格测试,并计算了关于国防建设及国民经济方面的23个大型计算问题,其中包括有原子能、中期天气预报、油田开发、大型水利工程结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題,所有问题都得到了正确结果。鉴定专家认为,119机总的指标达到了电子管通用数字计算机的世界先进水平。119机在使用方面指令系统完善、速度高、存储容量大、解题能力强、操作方便。该机的稳定程度已满足使用要求。119机的稳定性已经超过了104机的水平,可提交使用。

119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之一,该机承担了研制中国第一颗氢弹的有关计算任务和全国首次大油田实际资料动态预报的计算任务。

这台计算机,从总体设计到整机系统的研制,都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对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吴几康在该机研制过程中,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科研队伍,在制定总体方案、定型标准电路,提出采用不恢复除法以提高运算速度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他本人深人第一线,日夜跟班调机及时解决调机中出现的问题,加快了工程进度。

119机的研制成功,有力地推动了计算技术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这也是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内一项重大发明创造。119机获1964年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创造奖一等奖,并获国家工业新产品展览一等奖。

3. 中国第一台向量计算机的研制

1979年,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年逾花甲的吴几康被调回北京,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参与和领导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的研制,这是中国第一台64位大型向量计算机。该机于1983年11月通过由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主持的国家级鉴定。该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特等奖。

(四)微型空间计算机的研制

1.中国第一台组件计算机的诞生

中国第一台组件计算机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1956年开始研制的。当时,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国防部五院(后改为笫七机械工业部,现称航天总公司)提出的导弹控制系统计算机的研制任务,这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经验少的应用在空间的计算机攻关项目。

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科学院决定将与微电子有关的计算所、物理所、电子所、应用化学所、西北计算所、东北物理所等6个单位的7个研究室,组建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学研究所,代号156工程处(开始叫计算所二部),所研制的计算机命名为156计算机。同时在临潼进行新研究所的基建。

156计算机是在中国科学院党委领导下,科技人员和工人紧密合作的结晶。该机是中国第一台用于空间技术的计算机,国外对这类计算机实施了严格的保密和禁运揩施,研制过程是在边探索边试验中进行。吴几康及同事们值得称道的贡献和创新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设计方面

当时使用单位提不出机器的设计指标,只提供公式、试验数据和系统要求,这给机器设计带来了新的指标选择间题。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细致的计算机数字模拟试算。样机出来后,又与使用单位一起,进行实际运行分析,最终确定该机采用16位中央处理器,具有一套完备的指令系统。

(2)半导体工艺技术

从平面晶体管工艺发展到集成电路,把原来的一个插件微型化为一个组件,由第二代计算机发展到第三代,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外延、扩散、隔离、金属化以及封装等一系列工艺参数和工艺过程都是经过大量试验、反复探索而确定的。芯片封装工作,刚开始时没有模具,就用手工完成,先是方形金属管壳,然后是扁平封装最后采用TO-5管壳。为了能承受空间恶劣环境与备件能存储5年的要求,在组件密封、耐冲击振动、耐高低温冲击和老化筛选上都做了大量工作。

(3)电路的研制

电路研制是在与工艺密切配合下进行的。中国科学院109厂和半导体所积极提供各种工艺条件下的管芯,电路设计人员一方面对工艺提出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利用这些样管精芯设计电路。试验是严格的,需经过上百次高低温冲击,使电路能在45℃~+85℃范围内正常工作。经过科研人员与半导体车间人员共同努力,短短几个月就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个双极集成型触发器和门电路系列、混合线性放大A/D与D/A转换、长线驱动电路等。保证了第一台组件计算机的顺利调试,为后来历次航天飞行发射打下了基础。

(4)存储器可靠性问题

存储器是机器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只能采用成熟的磁芯方案,存储容量是20488个24位字,周期为4微秒,除了满足性能指标外,关键是可靠性。为此,他们采取许多技术措施:采用奇偶及余三码校验;采用温度补偿的恒流源;采用大板结构并灌注硅胶,以保证耐震;解决大小电流的地线干扰问题;逻辑设计时考虑长线传输引起的干扰与匹配问题;在装配工艺上采取必要措施;严格筛选元器件;通过长期运行,对暴露的问题加以改进。上述措施改变了存储器是计算机中最薄弱环节达到了稳定可靠,满足了发射试验的要求。

(5)其他方面

为了达到航天应用的苛刻环境和可靠性要求,吴几康他们在电源可靠性和结构设计达到耐潮、热环境、振动冲击、惯性过载等方面,也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整机调试时,出现了严重干扰问題,只要插拔电烙铁,机器就会出错,吴几康为此设计和绕制了抗电源线干扰的低通滤波器;为了克服长线传输引起的干扰与反射,他采取抑制和匹配措施;为了防止部件间的于扰,他设计了零点开关电路。吴几康的这些努力,使得机器在与其他控制系统联调时,即使受到200A大电流的启停干扰,计算机也能正常运行,从而满足了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1966年8月,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用于空间技术方面的组件计算机研制成功,于当年国庆节向国家报了喜,得到周总理的表扬。该项目获国防科工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颁发的国防科技成果奖特等奖。

2.空间徽型计算机系列机的研制

吴几康领导的团队,在航天部771研究所的支持下,研制成了一系列空间徵型计算机:1967年11月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全量型弹载数字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出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集成电路的弹上微型计算机;1970年年底研制出中国第一台PMOS中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该机体积仅为双极样机的四分之一,性能稳定可靠,受到总师系统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为全面满足某航天专项要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其集成化设计思想开创了嵌入式系统设计新路,MOS集成电路从此登上了航天计算机应用的历史舞台;1977年,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16位大规模集成电路微计算机——77型微计算机。

这一系列的成果,不仅是做出空间计算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计算机与导体工艺相结合的科研队伍,为发展航天计算机事业奠定了基础,为此后历次航天运载工具的发射成功打下了基础。

三、开拓者的光辉人生

吴几康是一位非常重视实践的计算机专家。他知识面广、技术造诣深、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在解决关键问题时常能显示出独到的功底。凡他经手的工作,从总体方案到工程实施,无不亲自参与,而且依靠群众、信任群众、平易近人,引导大家进行充分论证、精芯设计、反复实验、严格施工,对每一环节采取可靠措施从而使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都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吴几康的这种刻苦踏实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使他一次次带领大家攻克难关,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从他身上学到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总乐于以他为楷模。

吴几康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除参加计算机开创期的连续4届计算机训练班的电子计算机电路教学工作,培养了700余名计算机专业人才外,还培养了一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同时通过一项项重大工程项目,在实战中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精英。他总是和年轻同志一起讨论问题、相互切磋、启发和鼓励他们克服困努力争取最佳成绩,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吴几康退休后,仍关心和领导北京市专家顾问团软件工程专家组和分布式计算机用户协会的工作,为推动中国信息化和开拓计算机新应用做出了新的贡献。从中国计算技术开创期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到筹建中国科学院算技术研究所,以及在大型数字计算机和空间计算机的攻关项目中所获得的创新成果、荣获的国家科技大奖、培养出的科研工程队伍,吴几康不愧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倡导者和信息化的推动者。

1973 年10 月,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考察组与美国接待人士合影,前排:组长阎沛霖(左三)、副组长中国无线电器材公司副经理王宗金(左五)、陕西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吴几康(右一)。

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考察组在IBM公司访问,吴几康先生右一。

四、吴几康主要论著

吴几康.1954-11-08.漫谈计算机,光明日报

吴几康,梁吟藻,等.1955.电子计算机的示波管存储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研究报告.

吴几康.1983计算机在我国的应用发展前景,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展览交流汇编的科技报告部分.

罗沛霖,陈芳允,吴几康,等1986.电子学与计算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17

吴几康,1986.计算机总论∥中园大百科全书总缩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42

吴几康.1986.119型通用数字计算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纪念册

吴几康,沈绪榜.1986.我国第一台组件计算机的诞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纪念册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86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三十年,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8.

吴几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编·电子通信计算机卷1.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353-36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45周年.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路走来—中科院计算所五十年回忆录,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撰写者

韩承德(1940-),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原载《中国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信息科学与技术卷》,照片原载《溯源中国计算机》由徐祖哲整理添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