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寅和计算机工业的传奇
2020-02-26 15:12:27
  • 0
  • 0
  • 2

《刘寅传》2018年9月,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从六十年前开始,中国能够成批的生产计算机,提供给两弹一星工程、科学院、高等院校和若干行业应用,不失时机地完成诸多高难度课题,堪称奇迹。其中,刘寅的功劳不可或缺。现在,这批电子计算机没有好好保留,全都在房地产大拆迁中销毁,这段经历已被遗忘,但历史犹在。

1956年9月19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东郊三个新建无线电重点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由刘寅任主任,蒋崇璟和北京市一位负责同志任副主任,组织领导竣工验收和投产准备工作。

第一个竣工、验收并投产的是774厂,刘寅给予特别关注。该厂是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从选址、勘探、勘测、设计、施工、设备安装到试运转和试生产,全程都有苏联专家的现场指导和帮助,全套设备和技术资料都是由苏联提供的,建设速度较快。土建工程自1954年6月起至1956年7月止,如期竣工。设备安装自1955年8月起至1956年年底止,按期完成。1956年5月起,分系统试运转和试生产。刘寅等对项目进行了分系统复查验收,总评为“优”。最后由他在评估验收证书上签字,予以确认。

   1956年10月15日,774厂举行盛大开工典礼,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聂荣臻等中央领导人,二机部部长赵尔陆、副部长刘寅,二机部第十局局长蒋崇璋等,出席开工典礼。苏联派无线电工业部副部长扎哈罗夫为首的代表团也参加了开工典礼。

开工典礼、庆功宴会、游览故宫(苏联人称中国冬宫)、颐和园(中国夏宫)、长城等之后,刘寅陪同苏联无线电工业部代表团赴成都、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参观考察中国无线电工业。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刘寅与苏联代表团多次座谈。苏方非常坦率地介绍了苏联无线电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建议,其要点是:

①基础与整机必须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干万不能把它们裂开来,把无线电工业部门办成只管基础产品的部门;

②海陆空电子设备、天上与地面设备、水面与水下设备、遥感与遥测设备必须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干万不能按使用部的不同而各搞一套;

③科研与生产、教育与生产必须紧密结合。

刘寅深感获益匪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其后领导无线电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避免了许多弯路。

一年之后,刘寅代表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718厂。该厂是民主德国设计援建的第一个现代化无线电元件厂,规模之大、品种规格之多,连德国人都十分羡慕。什么振荡器、电阻器、固定可变电容器,话筒、音箱、扬声器,瓷件,拉杆天线、变压器,应有尽有。

现今闻名遐迩的798艺术圣地,只是它当时的一个瓷件和以瓷为本体的元件分厂。众多艺术家和取藏家之所以选定798厂,是因为该厂的巨大而众多的锯齿形厂房,由当时民主德国一家著名设计公司设计,是至今世界仅存的的珍贵建筑,尤其室内采光多有独到之处,无论在室内哪个点测量,其光度和亮度都基本一致,特别适宜书画家创作和作品展出。

718厂的包豪斯车间

这个特大厂采用联合厂形式,下设3个专业产品分厂和两个辅助生产分厂,还设有一个庞大的中心实验室,各种分析试验仪器和设备,一应俱全,德国设计师称其为试验分厂。

该厂生产用的水、电、蒸汽、煤气都有自备专用工厂供应,综合利用。民主德国党和政府对该厂的援建工作非常重视,组织3个部、9个贸易公司和43家工厂投入援建工作,先后派来233名专家、技师来厂进行技术指导。为了加快进度,许多德国专家与中国施工人员同吃、同工作在工地,一边出图一边施工缩短了土建时间。设备安装和试运转、试生产都是在德国专家现场指导下进行的。民主德国政府还接纳中国数百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赴德国实习。

特别是李瑞厂长在德实习期间,还受到了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乌布利希的亲切接见,使赴德实习人员深受鼓舞。

在该厂建设中,有一种特殊产品——石英谐振器(又称晶体谐振器)属当时的绝密技术,民主德国和苏联均不肯提供技术帮助,刘寅只得下决心自己研发,他在718厂区后面单要了一块地,盖了一栋厂房,称707晶体车间,归属718总厂领导。派周普福、韩锡振和一位姓田的大学生组成研究小组研发。生产这种产品关键是要有好的晶体,我国海南岛屯昌县产的水晶品质最佳。

刘寅与王诤商定,为了加快开采这种战略物资,向军委要了一个步兵团进行开采,对外称701矿。蒋崇璟接任十局局长后,曾亲自找开采团团长(矿长)来京汇报,了解到该矿剩下资源不多了,蒋决心研制人造水晶,将707车间扩大为独立工厂,派十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洪军任该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洪组织全厂职工奋力研制人造水晶,大获成功,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1957年10月5日,718厂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到会祝贺致词,民主德国政府副总理厄斯纳出席典礼并致贺词。

刘寅又代表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715厂。这个厂也是苏联设计援建的,生产的电子元件都是按照苏联产品标准制造的,为苏式电子装备整机配套。

这3个厂的建成和投产,是“一五”计划期间无线电工业首先绽放的骄人奇葩。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电子管和元器件的历史,为中国电子工业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在刘寅看来,喜中有忧,忧的是产品规格标准的统一问题,这关系到整机厂的整机生产乃至整个无线电工业的产品配套。因为这3个厂分别由两个国家设计,执行的产品规格标准自然不同,一个是苏联标准,一个是东德标准,加之我国现行生产沿袭解放前的美国标准。这3种标准必须统一,不能任其各自发展,而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是制式化、苏式化,元器件的生产必须符合这个发展方向。

为此,刘寅指定技术处副处长陈百钧专门负责标准化工作。陈百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苏联专家西纽柯夫推荐的苏联工艺标准和产品标准,组织指导工厂实行标准化生产,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未造成混乱和损失。

在我国计算机工业的形成阶段,原四机部第一副部长刘寅坚决支持由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向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和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过渡,并适时提出发展计算机的整套指导方针。

研制第一代电子管数字计算机时,国内就有过研制品晶体管计算机的设想,但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尚不具备提供计算机使用的晶体管的条件,同时由于受到美国等国家的禁运和封锁,当时只能从苏联输入技术和器材,而苏联那时候也没有晶体管计算机。不过,在电子计算机向晶体管化过渡方面,中国的行动并没有滞后,一大批有识之士积极建议研制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包括罗沛霖博士。刘寅等领导坚决支持研制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对晶体管计算机的接产态度非常积极,要求所属企业,只要有需求就安排接产。

从1958年到1963年,中科院计算所、华北计算所(第15研究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均有所进展。1963年10月,国家再次强调研制晶体管计算机必须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1965年初,738厂与第15研究所成立联合试制领导小组,研制121型机和投产108乙型机两种晶体管计算机。到60年代初期、中期,我国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成果,如雨后春笋,十分繁荣,主要有:中科院计算所的109乙机、丙机,第15研究所的108甲机、108乙机、320机,华东计算所(第32研究所)的X-2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441B、441BⅢ、441C机.,清华大学和北京计算机三厂的112机,738厂、830厂的121机,738厂的DJS-7机、.709所的X-1机等。上述晶体管计算机大部分在中国本土投产,奠定了我国计算机工业化的基础。与此同时,有些单位已开始研制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70年代刘寅副部长(右一)视察贵州凯里基地,左起830 厂总工朱顺福、基地领导李光、830 厂厂长赵国兴。

到70年代初,我国已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发展到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和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百万次级的150型和65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到1973年,四机部直属和归口的企事业单位共生产了各种电子数字计算机250台(笔者注)、电子模拟计算机323台、机床程序控制没备133合、台式计算机1520台。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有了一定的发展,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普遍供应了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用于两弹和飞机设计、机械和造船设计、天文、气象、铁路、交通、桥梁、电力、石油、化工、电信等30几个行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注:《刘寅传》原书该数字有误,据多方面调查,《溯源中国计算机》刊载的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超过500台。

1965年春,王诤部长(右)和刘寅在成都人民公园。

重视外部设备的“人—机” 桥梁作用

刘寅强调计算机的系统配套的思想,提出要加强外部设备的发展,将其视为计算机推广应用的关键。有了外部设备才使“人—机”互动成为可能,犹如在计算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座跨越大河沟壑的桥梁。从我国计算机事业初创时期,刘寅就非常关心重视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研制生产,他曾对738厂副长兼总工程师高兆庆说,你们不能只提供计算机“裸机”啊!因此,我国第一台计算机,与它的孪生兄弟——外部设备同时投入研制。在103机研制之初,就分别没计和试制了103机主体及其外部设备。1958年,我国第一台镍钻磷电镀立式磁鼓与103计算机同时试制成功。

在103计算机和外部设备研制的同时,在张效祥主持下,按苏联БЭСМ-Ⅱ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的配置,设计研制104型计算机的外部设备。1959年9月,104计算机及配套外部设备正式投入运行。

103机及104机配置的外部设备都是由北京有线电厂(738厂)接产的,计有1/4英寸磁带机,小型立式磁鼓、卧式磁鼓,窄行输出打印机和5单位纸带输人机等。

磁鼓是早期计算机的外存

计算机外设的磁头

在当时的条件下,性能不算高,但经过改进后,产品的性能及质量均有很大提高。1963年,四机部成立后,开始有计划地对现有计算机工业的厂点进行了部分调整,以加强外部设备的生产能力。从1964年到1972年8年间,外部设备从计算机厂兼业生产转向由外部设备专业工厂生产,产品的品种与数量均有显著增加。1964年,在南京有线电厂(734厂)建立计算机试制和生产线,研制计算机及卡片输入及处理设备,宽行打印机等外部设备。1965年,筹建凯旋机械厂(4292厂),主要生产磁鼓、磁盘机等磁记录设备以及纸带穿孔复校机等。1966年,筹建东方红机器厂(4291厂),主要生产快起停纸带输入输出机。

在此期间,还布置天津红星工厂生产宽行打印机,呼和浩特电子设备厂生产纸带输入机,牡丹江电器厂生产宽磁带机,南京有线电厂生产宽行打印机,景德镇602厂生产控制台打印机。至此,我国计算机外部设备初步形成完整的配套能力。

绘图仪和磁带机

1967年,筹建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集中了一大批技术力量,同时开展外部没备中最薄弱的磁盘机、磁带机、打印机的研制工作。1970年,改建杭州磁记录设备厂(4509厂),主要生产专用设备及磁盘机。同年,改建磁性材料研究所,主要研究磁带、磁头、磁性材料。1971年,筹建建南机器厂(4540厂),主要生产显示终端等,后由贵州凯里迁至河北保定。

光电机、补孔器和纸带

当年,所有能进机房的人员和软件人员,人手一枚补孔器,现在,踪迹难寻,已成宝贵文物。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