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441B—Ⅲ:慈云桂、任连仲和陈立杰(2)
2019-09-23 12:55:54
  • 0
  • 0
  • 5

    2018年1月14日晚间,我在央视四“国家记忆”频道中看到“军工记忆*长征一号核潜艇”的专题节目,当即稳稳当当地坐着看下去,黄士鉴先生讲述核动力反应堆功率测定,达到甚至超过预定功率时,屏幕上出现了一台以前没有见过的计算机影像,通过“回看”赶紧用手机拍照下来。

随后,在微信上和《慈云桂传》作者雷勇先生讨论起来。

2018年1月14日晚,央视4“国家记忆”神奇的441B—Ⅲ:慈云桂、任连仲和陈立杰

即使是计算机领域中的人,不是亲身经历也很难体会到科学家和那时的科技人员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很难体会到他们在进军大潮中的推动力,因为不了解当时的条件,感受不到要克服的差距的压力。然而,在回顾历史时总会有一些奇特的经历,使我感受到先辈们仍然和我们在一起。

在惊心动魄年代,创造出来的先进计算机,终于找到了它的身影。

雷先生看了照片,发出一段文字:

陈立杰教授讲441B—Ⅲ的照片拍得不全,还有几样东西(外设)未拍进来。外观看有点像,这台机器是我国第一台配备管理程序和中断系统、可以运行4道程序的晶体管通用计算机,配备了较完整的标准程序库和Fortran高级语言,共生产了53台,应该优先保障核潜艇研制。

1月15日上午,我致电任连仲先生,他没在家。我将照片倒到电脑中,给几位哈军工的老师发出邮件询问。

下午我外出回来,再给任先生通话。他说,这台机器就是441B—Ⅲ,他本人就是研制课题组的组长。更没有想到的是,他说上午外出就是去参加陈立杰教授的告别仪式!

我小心翼翼地询问,是国防科大的陈立杰教授?他说是的,441B—Ⅲ的操作系统是由陈立杰和王鸿武负责,而 陈先生早就调到北京军队工作,今天许多老同志和他们单位的同志一起告别!

原来,雷勇先生和陈教授对话不是昨天,是他前年写《慈云桂传》时的沟通。

这台机器是在文革中研制的,上接聂荣臻起草“关于在文化大革命中对待自然科学工作者的几个政策界限文件”,将钱学森,华罗庚,慈云桂都列入保护名单,经周恩来批准后实施。

慈教授在这台机器研制中,又一次向计算机技术前沿发起冲击。1966年,国防科委向哈军工下达为二炮研制两台急需的441—BⅢ计算机,用于大地测量和导弹诸元计算,课题组有任连仲、刘德祯、王鸿武、王振青、陈立杰等20多人。设计组在慈先生指导下,面对当时的混乱环境不是设法“对付”,而是提出高标准、先进目标。他们白天还要参加政治运动、批斗会、出门上大街游行,晚上才能搞科研做设计,经过一年半的努力,1968年5月,设计全面完成。其间造反派气势汹汹的以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罪责,宣布对慈云桂教授隔离审查,同时被隔离的还有王振清,刘文玺,乔国良、谭信等人。慈先生白天隔离反省,晚上仍到实验室参加科研,半个月后才被释放,立即参加441B—Ⅲ生产和调机。(老同志们可回想一下,当时自己单位在干啥?能从事业务工作的人极少)

441—BⅢ借鉴了之前慈先生去英国考察时得知的国外发展动向,设计出中国有管理程序和中断系统的第一台计算机,有高速缓存等先进的硬件配置,可以同时运行4道程序,有程序库和Fortran语言。除了保证二炮,也就是战略导弹部队的应用,还为当时国家最重要的核潜艇工程服务,这对当事人是极大的光荣和必然,也是不见诸任何报道的理由。441B—Ⅲ是各个国防基地使用最多的计算机,公认的评价就是好用,速度快、运算程序调用方便等等。机器稳定自不必说,其中空一基地的一台“441B—Ⅲ”运行48000小时,那时所有计算机都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原因就是国产器件质量不高,而做这台机器的器件却是严格挑选地。

1970年,国防科委批准,设计组荣立集体一等功!

世界上的事物很奇怪,冥冥之中,这些科学家的思维和灵魂已经和计算机溶合在一起,当央视将历史的功绩传遍全国之时,他们在大江南北,在遥远的宇宙,都会感到自己的学术思维没有过时,还在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飞扬。

当任连仲老师从告别会回家,打开邮箱,看到我的邮件,询问441B—Ⅲ,询问陈立杰教授时,大约也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慈云桂先生离去了,陈立杰先生离去了,你们的历程仍在继续,我们依旧记得你们,继续传承着你们的事业!

长沙:王振青、胡守仁、慈云桂、陈火旺(左起)。

哈军工时期的任连仲老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