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机从七三八厂转产八三零(2)
2019-11-05 15:28:35
  • 0
  • 0
  • 1

1965 年初,四机部要求738 厂与十五所合作研发新型晶体管计算机,121 机(DJS-21)以738 为主,108 乙机(DJS-6)以十五所为主,成立了厂所联合领导小组。这个重大决策,保证了738 厂在之后十年中的稳定发展。738 厂设计了121 机总体方案,基本电路直接采用了十五所设计的108 乙机的定型电路,108 乙机也继承了121机的技术成果,两机相互补充。器件、电路和工艺的进步,使108 乙机当年就能稳定运行12 小时,在广西的炎热潮湿环境中,也能照常工作。

108乙机外设浩荡,给用户发挥重要作用。

738 厂兵分三路开发晶体管计算机,包括121 机,DJS-K1 工控机,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研制127 小型机,121 机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也列入议事日程。

121机各设计组进入技术创新活跃状态,运控、外部设备两个小组积极引入提升121机处理效率和处理功能的新技术:中断系统。

中断的概念是当年刚设计121机时,在国内刚提出的新的逻辑设计技术,121机如引入中断系统,将会提高运控、外部(外设和外存)并行工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提升整机的处理效率和功能。运控组在1964年上半年内,完成了所有指令,按其功能列出在相应节拍里,该产生哪些电位和脉冲信号应有的逻辑条件,并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指令集”和运算器的逻辑设计方案框架后,开始酝酿如何从中断的一般性概念转换到实际能运行的中断系统的较长时间的多次讨论和较深的研究。

正在接近完成中断系统设计的时刻,迎来了738厂与15所按四机部科技司指示的合作。15所总工陈力为代表第一台121机用户“京津唐电力网”有实时控制需求,希望738厂满足这个要求。陈总这个建议是通过15所李继义向121机有关人员讲解5分钟左右的中断概念意会的。于是就更推动加速以运控组马心明和外设外存组田云为主,在正副主持设计师大力支持下,两组同志努力配合下,把原已储备的考虑,很快变成具体的中断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

1965年底在第一台121机初样调试出来可真正运行的中断系统,不久,该台样机作为工业产品,与其他三台晶体管机一起在北京展览馆首次举行的“电子仪器展览会”上展出。因112机有其他三种晶体管机没有的中断系统,故最受观众青睐,甚至日本友人点名要仔细观看121机的中断系统表演,马心明、李剑英随机去展览会向众多观众热情并详尽介绍121机,这次展览也成为除108乙机,其余包括121机的四台晶体管机的技术交流。

从1965 年5 月开始,第三设计科几乎夜夜灯火通明,全体人员用最大的热情和最旺盛的精力,严格认真地工作。攻克理论,土方法就能对阵洋设备,11 月完成121 机初样组装。 

1966 年初调广州华南计算机公司中参加过贵州凯里830 厂、4292 厂建设的原738 厂职工(右起),前排:谷建华、孙宗英、王方定、□□□、王奇,方鹤铭;后排:魏文建(右一)、邵盘中(右五)

参加121 机试制的部分技术人员有:王卓人、霍本娴、王菁华、王桂海、郭莲芳、孙宗英、魏文建、刘俊鑫、张志明、宋翰、何永光、陈仲伍、闫家玉、马心明、林昌斌、蒋保弟、方鹤铭、张淑芳、陈敬华、王新秋、吴洁、田云、岑华安、武建祥、杨兴纪、梁乃彬、叶茂坤、郑□□、周宝恒、单明孝。

四机部决定121 机转到贵州三线的830 厂生产,1966年三季度,121机在830 厂提前一年投产,持续生产了12 年。创造了厂所合作的共赢战略,终于有了性能优越、批量生产、稳定可靠的第二代计算机产品。

1979 年,计算机总局的直属和归口的计算机厂与外部设备生产企业有94 个,职工4.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243 人,拥有机床4540 台,生产车间面积约59.4 万平方米。四机部属计算机科研机构5 个,科技人员2600 人,另有21 个地方电子技术研究所。

用户单位的108乙机

121 机照片遍寻无着,幸亏江汉油田李世禄有一张宝贵的机房留影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